2008年12月18日星期四

《赤壁》亂彈 (一)

戲裏人仰馬翻,我也笑得人仰馬翻。據說吳宇森不想依著《三國演義》拍,而想「還原歷史」。可是我看拍出來比《演義》更有創意。見網上罵聲不絕,也插插嘴,不避劇情。

厚黑大撤退

獻帝殿上捻雀、孔融罵曹身死、百萬軍中藏阿斗等等,氣氛嚴肅。到了張飛殿後,就開始胡鬧了。

《演義》張飛於長阪橋東林後設疑兵,自己則立馬橋上,喝退敵軍。《三國志》也記張飛引「二十騎拒後,據水斷橋」。張飛斷後成功,在於一橋。《赤壁》中劉軍八百,荷矛持盾守於下坡。曹兵萬騎齊出,自坡頂殺來。劉軍兵微將寡,無險可守,守得住才怪。

說起怪,怪招就來了。劉軍把長盾反過來,以銅製內壁把陽光折向曹騎。曹騎一時瞎了眼,人仰馬翻,陣腳大亂。有人指銅是貴重金屬,劉軍的裝備未免太豪華。那有點吹毛求疪,不如集中討論這個「回光戰術」。

看過日本動畫《龍珠》都知道,太陽拳那類「陰招」是用來製造逃走機會的。張飛的殿後軍只有十數騎,餘者皆步卒。曹軍漫山遍野殺來,銅鏡陣只能挫其銳氣。步卒要逃跑,跑不動。要阻追兵,也不見得截得住。只好放手去打。

就算劉備依諸葛亮之言,再分一千兵去救,似乎也愛莫能助。所以那批殿後軍根本就是用來送死的。劉備連家小都捨了,二弟也就無足掛齒,保留兵力也很明智。 正如《厚黑學》作者李宗吾所言:「他的特長,全在於臉皮厚」。

趙天?趙火?常山趙子龍!

趙雲護著阿斗,走來淌殿後的渾水。其中曹操問起趙雲的身份。此乃《演義》情節,不見於史:
「卻說曹操在景山頂上,望見一將,所到之處,威不可當,急問左右是誰。曹洪飛馬下山大叫曰:『軍中戰將可留姓名!』雲應聲曰:『吾乃常山趙子龍也!』」

《赤壁》裏變成曹操問屬將。
曹操:「這人是誰?」
屬將:「常山趙子龍。」

那名屬將是否曹洪,無關宏旨。他在亂軍中知道披頭散髮、滿臉血垢的是「常山趙子龍」,相人之術真不下許邵。《演義》裏武將自報姓名,常常連藉貫、表字道出,氣勢非凡,如「燕人張翼德」、「東吳甘興霸」、「河間張郃」等等。最厲害的還是劉玄德:「漢左將軍宜城亭侯領豫州牧皇叔劉備」,連諸葛亮的守門童子都嫌長。

稱呼敵人呢,可不會如此隆重。《演義》裏「匹夫」、「逆賊」時有聽聞,誰又會文謅謅究其出身?劉皇叔在曹操口中,不過是「劉備小兒」、「織蓆販履之徒」。稍後出場的孫權,關羽也狠狠斥為「碧眼小兒」、「紫髯鼠輩」。

《火鳳燎原》裏燎原火自報姓名,只用「一指禪」,指向火光熊熊的天際。張飛猜「趙火」,關羽猜「趙天」,劉備猜「趙雲」。《赤壁》似乎也有類似的趣味。

千里單騎 二人同行?

話說回頭,劉備不肯分兵殿後,諸葛亮只得「去找關二哥」。「桃園結義」只見於《演義》,非史。小說中只有張飛才會喚「二哥」。孔明只是劉營新丁,為甚麼會跟關羽哥啊妹啊的呢?二千年後,香港黑白兩道都稱關羽為「關二哥」。不知道孔明活到今天,到底「撈偏」還是「撈正」?

「常山趙子龍」大名響噹噹,連座騎也不失禮,叫「白龍」。至於「的蘆」、「赤兔」反而沒人提起。《演義》和史書都說關羽去了江夏借兵,這裏被孔明請來殿後。關羽破金盾而出,即擺出神檯上的勇貌。惹笑與否見仁見智,但,座騎呢?關羽好歹是名將領,後方也有一段路程,總不能像難民一樣徒步吧?赤兔卻不知所蹤了……

唯一解釋就是孔明策馬載「二哥」回去。孔明坐車,關羽騎馬,乃上千年的文學形象。這回吳宇森大膽顛覆。想想孔明跟關公同座一馬,背貼胸,手抱腰,美髯輕拂臥龍頸,何其親暱,羨煞旁人。西方影評人指《喋血雙雄》周潤發跟李修賢不只惺惺相惜,當中還混雜了龍陽之癖,豈能不信焉。

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矣

回到謎一般的殿後戰場。不知哪裏湧出一大批民眾,人人手持「碌竹」,大概是虛張聲勢的特種疑兵。孔明說:「敵眾我寡。如果連百姓都保護不了,我們會輸得更慘。」這個《三國誌》遊戲中智力一百的人,十分鐘前才建議劉備不要照顧平民:「老百姓就讓他們自己走吧。我料曹操的目的是招降,不會殺他們。」 救民還是棄民,這是道難題?

據曹將說,劉軍「膽小的全都跑了,尸橫遍野」,剩下關羽一人負隅頑抗。曹軍五千精騎「三天三夜趕了五百里路」,不是要追殺劉備嗎?為甚麼把對方「打跑」了就心滿意足?若說窮寇莫追,那之後又何苦兵戎相見於江上?且聽曹操感言:
「劉備屢戰屢敗,卻有這麼多猛將追隨,有朝一日我要把他們統統收服過來。」
《赤壁》開創先河,讓關羽義釋華容之前,先被曹操義釋。結合剛才問趙雲姓名,可見阿瞞愛才心切,不願窮追。正如諸葛亮所說,曹操要招降。招的不只百姓,還有猛將。民要保,將也要保。死的是兵,求的是劉備性命。果真如《演義》四十一回劉備言:「為吾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難,吾何生哉!」

2008年12月4日星期四

過時的新版權法

早前香港政府實施新版權法,意在增加電影從業員的收入,但卻令為數不少的租碟商舖結業。其實在互聯網的世界裡,版權法已是有點過時。

先談為何之前我們會有版權法。

一首悅耳的歌曲或一部感人的電影背後都包含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金錢和時間,但是要偷偷複製一首歌或一部戲是相對地容易。為了給創作人足夠的誘因去天馬行 空,我們於是有版權法(copyright),意思就是創作人可以壟斷複製的權利(right to copy),從而賺取收入。但這版權法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可以享受這些音樂和電影的人會相對地少,因為常識告訴我們這壟斷權會令音樂和電影的價錢比較貴。但因為創作人的收入可得到保障,這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

在電腦和互聯網普及之前,因為翻版的成本也不是很便宜,創作人收入受到的衝擊還不算十分大。

不過,電腦和互聯網改變了一切。現在,如果各位想欣賞筆者出神入化的足球技術,你只要在這裡用滑鼠點一下就可以,費用全免。同樣,在網上可供下載的歌曲或電影亦多不勝數,順手可拈來,垂手亦可得。這個轉變對創作人的衝擊很大,美國的年度唱片收入從千禧年到現在已下跌了超過30%,而香港的電影票房收入更是不消提。

在互聯網的世界裡,一方面,可以享受這些音樂和電影的人會相對地多,另一方面,版權法已不再可保障創作人的收入,我們不禁要問:我們可以有另一種制度既可保障創作人的收入,又可以令更多人能夠享受這些音樂和電影嗎﹖

答案是可以的。其實歐洲很多國家都(相對於美國)沒有很嚴厲的打擊翻版或網上下載,而為了保障創作人的收入,當地政府會向一些受惠於網上下載的產品如 iPod徵稅,然後再將稅收轉給創作人。這樣,大家都可享受免費的音樂和電影,創作人既有穩定的稅收又不用花大量金錢打擊翻版,而iPod也不一定因此而 蒙受損失,因為免費音樂可令iPod的銷售量上升。

當歐洲各國都或明或暗地摒棄過時的版權法的同時,香港政府卻反其道而行,推出新版權法。筆者懷疑這只會令更多人上網下載,而不會令電影從業員的收入增加。

2008年12月2日星期二

歧視與反歧視

上週末跟朋友逛商場時經過一間時裝店。朋友告知這時裝店前幾年因為只 僱用青靚白淨的白人當售貨員和模特兒而被人告歧視,最後庭外和解,向對方賠了總共四千萬美元,筆者的反應是覺得不可思議。如果青靚白淨的白人售貨員和模特 兒真的可以增加銷量,那就不算是歧視吧。就算時裝店老闆真的是歧見有色人種,他不但可能因為僱人時的選擇少了而要多付工資,有色人種的顧客更會因此而罷買 那裡的時裝,這些都已是歧視的代價了,為什麼我們還要這些反歧視的法例呢﹖

美國人對歧視二字很敏感,對黑人女人歧視更是大忌。當然,像3K黨對黑人的無理歧視的確令人反胃,不過美國很多反歧視的法例有時卻是矯枉過正。

筆者嘗試再多舉一例。美國有一堆維護少數族裔的法例,統稱 affirmative action,大意是肯定少數族裔受教育和找工作時的權利和機會。這些法例的原意當然是消除對少數族裔的歧視,但結果呢﹖兩位普林斯頓的學者發現黑人成功入讀名校的機會因而比平均高了40%至100%;另一位加州大學的學者發現大半的黑人法律系學生的成績都強差人意。在學位僧多粥少的情況下,這些反歧視黑人學生的法例又是否歧視其他族裔的學生呢﹖

最近香港政府也跟風要立這個反歧視法,筆者沒有細看詳細條例,希望不會像美國的這樣矯枉過正吧。

2008年11月29日星期六

價格管制與毒奶粉

筆者受到素未謀面但卻神交已久的Byron弟邀請在這裡寫點東西。從事象牙塔經濟研究的筆者,對時事孤漏寡聞(對世事亦然),加上事務繁忙,良久沒有下筆。但受人邀請,甚麼也交不出不好說,最後選了這個過時的題目下筆,希望這拙作總有一讀的價值。先旨聲明,筆者沒有做過任何資料搜集 — 這是道聽途說下的經濟分析而已。題目把價格管制(理論)放先,毒奶粉(事件)放後,也反映了筆者對那方面知得多一點。

筆者一向對神州諸事鮮有好評,當聽到毒奶粉事件時,第一時間便聯想到道德淪亡,草菅人命等方面去。後來得知中國的奶粉是受到價格管制時,對事件卻有了多一重的看法。

在張五常眾多英語論著中,筆者最喜歡的是他在1974年發表於《法律及經濟學報》的《價格管制理論》。其中文首提到這個例子:假設歌劇門票市價是十元,但在行政干預下門票價格不可以高於六元。經濟學入門課本會告訴你這會導致所謂「短缺」:價格在六元時,需求量會較供應量大。傳統經濟分析在此便畫上句號,但在「短缺」下,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資源分配行為出現。最容易想到的便是消費者排隊輪候購買,或透過「搭膊頭」方式取得價格相宜的門票。其次是黑市價格的出現 — 俗稱的「炒黃牛飛」。歌劇質量下滑或甚至歌劇院不再經營也可以是在價格管制下可能發生的事。這些林林種種的行為都符合「短缺」這個理念,「短缺」因而解釋不了這些行為現象。張氏便問我們怎樣才可以推斷出那一種現象會在價格管制下出現,也就是解釋因何某現象會出現呢?他提出在價格管制下,在市場裡沒有人擁有市價與管制價格之差。那四元的產權不明確,競爭行為會導致那四元的價值消散,引起浪費。譬如消費者排隊輪候購買,排隊的時間可以用在生產上(在家做家務也算是生產!),時間白白浪費了,從社會的角度看那就等於那四元的價值消散掉了。張氏繼而提出浪費的存在跟個人利益最大化格格不入,所有可觀察到的行為下的價值(或稱租值)消散一定是局限下最小的;所有市場參與者都有動機在局限下減低租值消散至不能再減為止。張氏在該文並沒有分析某個價格管制,但提出了一個如何選擇局限用以解釋價格管制下的行為的理論。

在毒奶粉事件上,我們要問:在奶粉價格受到管制之下,那個現象最附合價值消散在局限下最小化的命題呢?筆者對國內情況一無所知,那就是說縱有張氏的局限選擇理論在手,因為不知道有甚麼局限條件,不能作出準確的分析。但從常理看,消費者排隊購買奶粉下的價值消散非常大。消費者或可以付黑市價格,但既然政策是針對價格,在這方面的監管應該會較嚴厲。違例代價不菲,並不化算。市場的另一邊 — 生產商 — 為了一己之利也會參與減低消散的行為。在沒有精確的品質檢查下(尤其是以氮來檢測蛋白質含量 — 這是一個局限條件),價格管制導致劣質奶粉的出現以乎是最理所當然的事,亦是最附合經濟規律的。筆者因而認為說國內奶粉商沒有道德操守只是表面的看法。一家外國公司,在同樣的局限條件下,也會作出同樣或類似的行為。在某種意義上,是制度不完善導致商人「道德淪亡」。純粹依賴商人的「良心」是很天真和危險的事。商人目的都是求財,沒有國界、種族之分,分別在於他們是置身於那樣的營商環境;一家中國奶粉商,假若放在一個有價格管制但亦有完善法律機制及食品質量控制的地方,毒奶粉不會出現。生產商會在不同的局限條件下作出調整,縱然是從事俗稱的「走法律罅」。舉一例子,筆者可以想像奶粉可能會跟嬰兒玩具一同出售,而其中玩具所佔的價格倍份會較其分開來賣高很多 — 拐個彎,無形地把價格管制解除了。筆者不是說這是很有「道德」的做法,這只是市場對行政干預可能作出的反應之一罷了。而且兩害取其輕,個人覺得這總較奶粉跟腎石一同便宜出售要好。

中國經濟改革從1979年算起,至今差不多三十年。從計劃經濟過渡到市場經濟,經濟高速發展,但「騎呢」事亦層出不窮,問題食品屢見不鮮。筆者膚淺地認為這不是中國商人的質素有根本問題,而是在市場與管制之間,自由與監控之間,政策配合出現了不協調,錯誤地提供了誘因讓人們做「壞事」。遊戲規則決定行為,當有「好」的遊戲規則時,自然會有「好」的行為。在此之前,且抱審慎樂觀之態度以待之。

2008年11月19日星期三

由蘋果餵大的學生報

  學生報開會討論下期方向,大家隨意拋了些可做的題目,諸如保育、文化藝術在香港。我在座中年級最高,但畢竟是記者仔一名,會議始終由編輯和幹事主導。
  編輯在聽同學說完之後,便在一兩句內歸納各人的提議,這很正常。問題出於他們所用的詞句。
  「...採訪大學生對立法會議員的看法...」「即係議會文化?」  
  「我想探討一下香港與其他大城市的分別...像紐約倫敦有文化產業,南韓有高科技電子產品,香港卻沒有,只靠金融市場催谷出財富...」  「你係咪想講創意工業?」
  這些常被報紙刊物引用的詞句,本身或語意不通:像議會文化?文化可以出現在街頭、在歌劇院,總不會在議會中出現,議會只能有現象、慣例;或由政府創造以推廣政策,創意工業便是十一年前英國政府搞出來的新詞語,今日本地報章已用爛用透。
  這些或習非成是或憑空創造而無深意的詞句,在耳濡目染下,大學生經常掛在口邊。在討論學生報內容時,以此類詞句籠統隨便地概括同學的意見,除了可能偏離了提案的本意,更劃地自限(說香港只靠金融,就必須引導到有無創意工業這個例牌話題?),窒礙原作者本身的新意與深度,跟著商業大報的尾巴走。
  商業報刊既要銷紙,又要每日有料出街,文章不求深意,但求普羅大眾明白,只好把一個個淺薄概念無限複印,分析型報章從不暢銷,這是香港報界無奈的命運。但,我們現在搞的是大學學生報!從構思到出版,足足三個月時間,怎可未畢業便學壞師,向報界單一即食的習慣看齊?
  觀乎各間大專院校的學生報,為數不少都是引用這樣一個詞語作題,東拉西扯前後不一致,或者通篇是作者從課堂學到的學術名詞,言詞似乎精警,邏輯立論卻毫不清晰,讓人疑惑大學生是否只有這種能力,寫一篇清楚乾淨的白話中文是否如斯困難。
  我可以預期,我在會上提出的題目最終刊出時會變成:「大學生認為本地創意工業不足,需增進本土文化」標題下一幅幅大學生相片,圖片說明:「黃同學認為政府應促進文化發展......」
  是不是讓人很懷念?實在有如小學時應付常識科老師的專題剪貼習作。見到某位編輯專注閱讀蘋果日報,我想,一切都可能有了解釋。

2008年11月17日星期一

港商倒閉的深層遠因

信報財經新聞 / P31 / 經濟.企管 / 珠三角都會區發展論叢 / By 王兆俊

2008-11-17

  金融海嘯來襲,最壞時刻未到,珠三角的港商企業卻早已飽受各種不利因素煎熬:出口市場放緩、人民幣升值、原料價格上漲、勞動成本上升、信貸融資困難等等,嚴重壓縮珠三角港企的生存空間。悲觀預測,珠三角六萬港企中,今年內可能有近半結業。

  金融海嘯初現時,有商會代表和港企廠主,以受害者之姿態陳述港商面臨困局,不約而同把矛頭指向內地政府的種種措施,包括環保法規和勞動合同法等,明示暗示粵政府促使產業升級的手段是港商的催命符。

沒有永遠的廉價工場

  簡化和推諉,使人模糊了焦點,失卻問題的核心。在內地設廠的,不只港資,還有台資和外資,但港資似乎是經營環境轉變的最大苦主,為什麼呢?既然香港時常對外聲稱有內地聯繫云云,如果港企有自主品牌獨門技術,又怎麼打不進內銷市場?早早配合內地甚至全球發展步伐部署產業升級,向產業鏈的高端進發做難以取代的高增值生產,又何懼成本上升?最乖巧的是,將問題歸咎內地的新環保法規和勞動合同法,如此思路,不啻把內地視為一個存在只為讓港商賺錢、可以隨便污染、資源可以隨便取用的永遠廉價勞工人力市場。

  其實港企的真正死因,就是追不上社會發展和市場競爭的步伐而被時代淘汰,關鍵就是產業升級的速度(如果有的話)跟不上社會環境轉變的速度。談產業升級,要由資金的來源地談起,就談香港的科研情況。香港有成效諱莫如深的數碼港,有辦得不錯但要和「發展商」爭地的科學園,有默默耕耘的創新科技署,不能說香港不具備科研的格局。

沒做科研就沒產業提升

  但從數字上看,香港的研發活動,只佔國民生產總值的0.8%,與其他地區的2至3%不等有巨大落差。香港不論政府、商界至民間,對科研投入偏低是不爭事實,隨便走訪各大專院校的理工科研究院,研究生十之八九都是內地生。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其中有兩大主因:第一是政府在關鍵政策上未能鼓勵商界投入科研,例如在不少國家地方,商界投入科研可以獲得稅務優惠,但香港沒有;第二是香港的商界多年來瀰漫用最少成本和時間賺最大利益的暴利心態,商人只知捕捉和利用短期的市場走勢賺取短期利益,自我美名為靈活,其實是沒有耐性和視野去長期開發一門產業。

  各行各業,賺錢以後都一律將資金投資錢滾錢,而不傾向投放在科研開發上去從根本提升技術和競爭力,近年甚至連實質業務都懶做,索性在股海投機取巧。短視心態惡性循環,產業趨短期化、金融化以至泡沫化發展。這種心態沉澱在香港人的基因,在官府、巨賈、同事和街坊之間充分體現,香港的不足完全暴露在金融海嘯的衝擊之下,其來有自。

  政府投入不足,在關鍵政策上未能提供誘因,再加上香港的短視心態,使香港在科研風氣和實力上遠不如其他亞洲地區如日本、南韓、台灣、新加坡甚至內地。這種反進步的傾向反映在珠三角港企上,遲遲無法提升產業,來來去去只以剝削工人壓低成本來競爭,但珠三角會永遠是廉價工場嗎?

金融獨大就是金融中心?

  金融海嘯清楚顯示,過分側重金融的經濟是多麼脆弱,特別是香港的所謂金融中心地位其實多麼單薄。據倫敦市法團在今年3月發表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標報告,香港僅次於倫敦和紐約,是全球排名第三的金融中心。但報告同時指出,在全球、國際、特定範疇、國家和地區五種金融中心角色當中,香港只是國際和國家金融中心,還算不上是全球金融中心。香港和紐倫不但得分差距很大,而且紐倫兩地同時擔當了上述五種金融中心角色,只擔當兩種角色的香港如果真要歸類,只能算是和分數非常接近,角色也一樣的新加坡同級。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豪言香港要跟隨倫敦和紐約的步伐全力發展金融業,固然是樂觀自信,其志可嘉;其實即使紐倫兩地,金融業強大之餘,其多元產業如文化藝術等等也屬世界領先,說香港要學紐倫,到底要怎麼學?還是不過利益繼續向現有的金權結構傾斜,其實無心也無力改變現狀的官式修辭?

  如果香港可以從金融海嘯中學到什麼,那就是金融業不足以支持香港長遠穩定發展,香港必須發展多元產業。而因金融海嘯而惡化的港商倒閉潮,其實只是香港長期傾向金融投機,忽略科研使商界缺乏產業提升動力的惡果。

多元發展是唯一出路

  曾特首在東莞考察,對內地提出的四點要求,即使能救港商於一時,若港商不知進取轉型,也救不了未來。面對目前困境,當局在推行短期措施如協助港商融資外,還應盡快改善香港的科研環境,從根本上改善香港的結構平衡。例如參考外地的科研稅務優惠,為商界提供誘因;由政府牽頭,增加對大學的科研資助和科研學額,並以稅務優惠鼓勵企業參與;整合科學園和數碼港,增加投資科研基建,為畢業生提供工作機會;與內地政府合作,加強協助珠三角企業進行產業升級。

  其實在七十年代後期,殖民地政府曾經推行產業多元化政策,後因中英談判、香港回歸而夭折。科研不是朝夕之事,香港可說在九十年代中後期才開始有科研的概念,港商追不上內地發展的步伐而被淘汰,非常無奈卻非不可預見。着手發展多元產業,加強科研投入,雖是臨渴掘井,卻總比守株待兔好,比坐以待斃強。

香港理工大學中國商業中心

2008年11月6日星期四

奧巴馬當選的普世意義

奧巴馬當選,令一向對國際事務冷感,國外有事只關注有沒有港人傷亡失蹤,國外政經發展只在乎「股市影響」、「對華立場」和「貿易問題」的香港人,不得不重新思考一個問題:人類追求的,除了是「實質」的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以外,還有沒有其他?在「實質」的利益以外,是不是還有更值得追求、更值得談論的東西?

從奧巴馬熱潮席捲全球來看,答案已經清楚不過:有!

除非你可以對擺在眼前的現實視而不見,否則就該嘗試思考現象背後的原因。為甚麼所有調查都指,全世界在選舉前一面倒支持奧巴馬當選?為甚麼全球人民不分種族和國籍,甚至不論其當選對自己的國家「實質上」有利與否,都為奧巴馬成功當選而沸騰?為甚麼布殊經營八年卻求之不得的世界領袖地位,奧巴馬還未正式上任就似乎已經達到?風靡全球,真的只是因為傳媒偏幫炒作?

答案肯定不是過份簡化的,因為不滿布殊而支持共和黨的對手;因為不滿美國霸權而一廂情願以為奧巴馬上台後美國會變得慈眉善目;更不是因為奧巴馬的「花言巧語」「迷倒」年輕人而使他成為萬人迷。

政經以外的人文意義

答案是奧巴馬給予了世上無數人希望。他的奮鬥經歷,本身就體視了人類文明的高度成就:平等、公義、包容、多元、追求理想。正如他的對手麥凱恩在敗選後所言,他尊敬奧巴馬,因為奧巴馬可以令數以百萬一直以為自己無法改變命運的人,開始相信自己可以掌握命運,可以帶來改變。少數族裔等弱勢社群倒向奧巴馬,關鍵並非奧巴馬的膚色;而是因為奧巴馬強調變革和多元的主張,激勵人心的演說,使本來在重重既定現實下缺乏勇氣的人鼓起了勇氣,相信自己可以為改變自己的命運,甚至改變世界出一分力。

奧巴馬從參選之初,就非常重視網上經營,藉網上籌得大量捐款之餘,亦成功吸引年輕選民,使向來政治冷感的年輕人踴躍投票。一如少數族裔,年輕人由於在社會的金權結構中處於弱勢,一直為主流政治所忽略,近年時興的所謂重視年輕選票亦往往只限於口頭上。奧巴馬不以說話討好年輕人,不以皮笑肉不笑的虛偽親切示人,而是從其誠懇務實、不浮誇不做作的言行中令年輕人感受到,他確實有別於傳統的老油條式政客,確實和笑裡藏刀耍嘴皮不要臉的政客有質的區別。人人都聽過世上最討厭的職業就是政客這類笑話,但奧巴馬不單不討厭,更時刻令人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

只有金權結構中的既得利益者和特權階級,才不會為奧巴馬的勝利而感動。不單是弱勢社群和年輕人,其實所有「主流」精英權貴以外的人,都可以從奧巴馬身上找到認同和榜樣,看到希望和理想。光是他能夠鼓舞那麼多人,令那麼多人對他寄予厚望,這本身就是極為了不起的成就和功績,縱觀半個世紀,沒一位世界領袖可以做到。

民主制度的可愛可貴

另一方面,奧巴馬當選,令人感受到「美式民主」的偉大之處:黑奴制度在美國真正消失,不過百年;黑人民權鬥爭運動在美國落幕,不過四十年;直至今天,美國仍然存在不少種族主義團體,種族仍然是敏感問題。即使如此,主流的美國民眾,已經接受了一位黑人來擔當他們的總統,而黑人不過三代前的祖先,是他們祖先的奴隸。你能想像把自己一手創立,視為家族生意的公司,交給最初只是買回來為自己抹地擦鞋,視之為公司器具財產的外傭的孫兒嗎?美國人就是有這種人文胸襟!

奧巴馬的勝利,不單代表美國黑人終於排除萬難,取得應有的尊嚴,攀登上領導國家的位置;更重要的,是進一步強化了自由平等、開明包容的世界潮流。這不單是美國黑人的勝利,更是全球在各層面受「主流」剝削壓迫的人的勝利,是人類文明和人文精神的偉大勝利!奧巴馬受全球民眾一面倒支持,在此找到了解釋。他會否是一位政績卓著的總統,能否擺平各方利益,任內經濟表現如何之類,在歷史的巨輪裡,與其永恆的人文貢獻相比,都顯得微不足道。

奧巴馬對中國人有甚麼啟示?

美國人向全世界證明了,在一個公平開放的法治社會,機會是憑努力,而不是憑手段和關係去爭取;有人人平等的民主制度,不義會被制止,錯誤會被修正。可惜,對中國人來說,奧巴馬的當選可能只映照出一份悲哀:除非你是國家領導層、元老或者軍頭,否則誰當國家主席,真的是干卿底事。這個時候,也難怪我們只可談談甚麼對華影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