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7日星期五

香港能否成為「創意之都」?

信報 P25 理財投資 珠三角都會區發展論叢 By 王兆俊 2009-02-16

去年年底,深圳成功搶在同樣爭取成為「設計之都」的上海之前,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設計之都」稱號,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路中的第六個「設計之都」,也是創意城市網路目前十六個城市中唯一的中國城市。

2007年,深圳的文化產業增加值達465.5億元,同比增長18.2%,佔GDP比重為6.9%。據統計,目前深圳的文化產業從業人員超過25萬人,其中設計師就超過6萬人。在亮麗數字背後,有人擔心深圳的創意產業,會變為加工貿易方式的勞動密集型生產,設計人員即使數目眾多,可能受僱於大企業,創作變成流水作業。但是,成功入圍「設計之都」,畢竟代表其發展努力已獲肯定。

深圳被封「設計之都」,一河之隔的香港同樣要當「創意之都」。特首曾蔭權在2007年施政報告中提出香港要加強發展創意產業,做「創意之都」,但是年多下來,還看不到甚麼重大措施。早前,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劉吳惠蘭在立法會就「推動本地創意產業的發展」議案發言時,再次表示要將香港發展成為區內的「創意之都」,甚至是亞洲創意樞紐。局長並在發言中指出,創意產業注重創新和嘗試,未必能在短期內有回報,所以不應以衡工量值的準則來看待,一般的撥款規條不完全適用於創意產業,希望議員為創意產業審批撥款時,能予空間。

局長的觀點,正正道出了香港在創意文化產業發展上的困局。正如不少論點指出,香港社會的一大特色,就是急功近利,缺乏長遠視野。商界對回報能力較低的事業固然無甚興趣,其實政府對創意文化活動的態度也可堪玩味。例如目前政府對文藝團體的資助,仍然是繁文縟節限制甚多。光是花錢要三個報價,不選最低價者要寫報告解釋,就已經使藝團不勝其煩了。

創意產業是香港的新出路

金融海嘯下,香港是否需要新產業的問題就更顯重要。國際上不乏因為原來的老本行風光不再,而發展長做長有的創意文化產業獲得成功的例子。曾經是世界重工業大城的格拉斯哥,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重工業沒落之後,一如不少城市般走向金融業,但卻並未就此滿足,同時亦大力發展創意文化產業。不出幾年,就在1990年被歐盟的前身,當時的歐洲委員會選為歐洲文化之都。

即使是香港最喜歡拿來當金融榜樣的倫敦,也同樣是創意產業大城。雖然倫敦早已是全球公認的金融中心,但自貝理雅在1997年提出重點發展創意產業後,制定了明確政策支持創意產業發展,目前倫敦的創意產業從業人數達52萬人,為全倫敦就業人數的五分之一,年增長率9%,比金融業的5%高。從全英國來看,創意產業在近十年來的增長速度為整體經濟的兩倍,佔全國GDP的8.2%,是僅次於金融業的第二大產業。

在政府加大力度發展以金融業為首的四大支柱產業之下,近年香港的創意產業只佔GDP的2%。這個數字固然遠低於英國、日本、南韓等創意產業發達的國家,甚至還低於正與香港競爭亞洲金融中心地位,同時卻懂得將創意產業定為廿一世紀戰略產業的新加坡的3.6%。在全球金融業搖搖欲墜的今天,香港實在應該好好思考如何發展知識型經濟的核心、仍屬朝陽行業的創意產業,而與同屬嶺南文化背景的珠三角配合發展,正是一條出路。

配合珠三角發展創意產業

珠三角正在快速成長的眾多產業中,香港能積極參與的可謂買少見少。香港自身有創意產業的基礎,但香港是彈丸之地,在國際優勢比區域優勢重要的全球化年代,創意產業走不出去就難免衰敗。香港可以善用本身的優勢,在珠三角的創意文化產業鏈上創造自己的定位。例如利用較完善的法律制度,較廣泛的國際聯繫,較優秀的管理水平等,與珠三角的創意產業合作,同時為自身的創意產業找尋新的發展空間。

但是,香港要能在珠三角的創意產業的發展上扮演更積極的角色,還必須要面對一個老問題,就是急功近利的短視心態。直至目前為止,香港各界仍然只視創意產業為一門生意,包括政府,看待創意產業的重點,也往往只停留於某個項目短期內能創造多少就業,能帶來多少經濟效益之類的問題,而忽略了創意產業在經濟以外的重要社會文化作用,就是提升生活質素,改善人文素養,甚至這些才是創意產業存在的終極目的。

不能只視創意為一門生意

說這些是不是太虛無縹緲?其實創意有時就是從不切實際開始,所以最有創意的人─藝術家,往往予人類似的觀感。創意首先是與既有文化、既有制度、既得利益相矛盾,開放而沒有框架、標準,任其演變、演化。若社會只視發展創意文化產業為一門圖利的生意,例如將繪畫藝術變成行貨生產,本末倒置之下,創意氛圍必然受到局限,長遠而言不利於誕生和吸引高質素的創意人才,更不利於培養具鑑賞力的受眾,無法支持產業的發展。

自由開放的創意氛圍,是創意產業發展的必須土壤;社會能接納不同群體,包容小眾活動,是醞釀創意的先決條件。但是我們的政府對創意氛圍的理解和重視程度又如何?政府自本財政年度起,每年預留一千萬元,在社區及向年青一代推廣創新文化。在一個有七百萬人口的大都市,以一千萬元一年來推廣新文化,只能說是聊勝於無,人均一元四角,成效如何,不問可知。

創意文化氛圍從生活開始

政府對社區生活空間的管理,亦對創意氛圍有極大影響。今天的香港,許多制度和措施都預設和限制了市民的選擇和口味,抹煞小眾趣味和活動的空間。例如公園,只要看看入口的禁止事項牌,就會明白政府只歡迎市民在公園裡頭乖乖的安靜的、按設計的坐著。這是否和香港官員一直為人咎病的官僚心態,怕出事被投訴背黑鑊的習性有關?凡某活動少人喜歡做,或有部份人不喜歡別人做,不管活動是否真的會危害別人,不管不惜以抹煞那些活動來維護的「公共空間」是否一個只有幾位老人在打瞌睡的遼闊公園,都一律禁止,那就官民安樂,天下太平了。

成都的交通警察,將一條多線大道上的班馬線,由黑白相間漆成紅白相間,又在上面畫上心連心圖案,並以英文寫上我愛你字句。這條愛情斑馬線成為成都的新旅遊點,情侶在斑馬線上拍照留念,甚至站在大道上拍結婚照。香港人可能會問,車來車往,會不會危險?成都的警察卻認為,這條斑馬線是提醒人們,過馬路和愛情一樣需要安全,需要停一停想一想。

不過,在香港這樣一個連沙灘也禁止打排球和玩飛碟的城市,這種做法肯定超出當局的想像。以現時香港社會文化之保守和官僚,是否可以建設成「創意之都」,恐怕是個耐人尋味的問題了。

香港理工大學中國商業中心